首页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基础篇

92.素材与题材有何异同?怎样把素材上升为题材?

字体:16+-

答:素材与题材,这两个概念的确容易混淆。按照词典的解释,素材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即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题材是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现象。公文写作中素材与题材的含义与此大致相同,素材就是平时和起草文稿前收集的原始材料,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有关知识、资料等;题材就是从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可用材料,即文稿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显然,二者的区别就在于:素材是原汁原味的初级材料,题材是经过处理的高级材料,二者有着质的不同。

至于说怎样把素材上升为题材,我觉得首先要看素材充分不充分、丰富不丰富。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题材的来源就宽,选择的空间就大,质量就高;反之,题材的来源就窄,选择的空间就小,质量就差。比方说,领导布置我们起草一份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讲话稿,不用领导提要求,我们都会主动收集这方面的素材,包括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有哪些成效、哪些问题和不足、哪些典型和经验,基层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以及上级对这项工作有何要求,报刊网络上有何可借鉴的精彩言论等。但对这些素材掌握得够不够、全不全呢?这就要看各人的功课做得怎样了。大致上说,素材有两个来源:一是直接获得,即亲身实践、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二是间接获得,即通过有关媒体、会议、汇报材料等,掌握所需要的东西。不管用哪种方式方法,收集素材应该要宁多毋少,多多益善。或许很多同志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梳理素材、进入构思阶段时,突然发现某方面的素材不好用,或不够典型,或不够具体、生动,或不足以支撑主题和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补课”,找到比这更好用的素材。如果勉强把原有的素材作为题材,或许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题材的质量必然有所降低,由此也必然带来文稿质量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