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李敬泽的写作,日益流淌其对知识的惊人吞吐和天性中的不羁不拘,使得他的近作在文体上表现出跨界、“逾矩”的鲜明特征,呈现出了“万花筒”“招魂者”“一本书里跳舞和生活”的面貌,往往一个篇章中就交织着“博物、知识、考辨、对话、误读和他者的眼光”(杨庆祥语)等多重内容。面对其近作显而易见的博杂表述,也许更应该追问的是:在其杂陈交错的写作背后,是否有一种整体性的思考在统合着?如果有,这种整体性的思考又是怎样的?他通过对哪些问题的思考获得这一整体性认知?他的总体性思考又如何建构其创作的整体面貌?本文将以李敬泽《青鸟故事集》《会饮记》及《咏而归》为依据,围绕以上的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社会业已发生深刻转型,社会成员的思想分歧有所加大。对一个时代的写作者而言,如果没有既有的精神共同体及其背后的整体性、全局性思想意识图式的支持,他们会迷失在众语喧哗的热闹和纷繁杂乱的世相里,失去宏观、完整地把握这个世界的自信,只好选择从小处、个体、身边的局部,去理解和表达这个世界,也让这个时代的文学,丢掉了“宏大叙事”的能力。
李敬泽显然对整体性、共识性精神缺失的时代境况,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最近出版的几本作品集《青鸟故事集》《会饮记》《咏而归》里,他一直在强调“总体性”,“总体性”也成为其上述三部作品极具分量的关键词。在和李蔚超的一次对话中,李敬泽坦然承认,“我们上次曾谈过历史意识问题、总体性问题,我认为文学一定要向着总体性敞开、向大历史敞开、向中国1840年以来的现代进程敞开、向文明的未来命运敞开。一些朋友一谈这个总体性就花容失色,但同时,他们一直致力建构一个文学自身的总体性,搞出它自身的一小套宏大叙事”[26]。在理论上,他表达坚定、清晰,在创作实践中,他更是不遗余力坚持这点。在《会饮记》的《机场》中,李敬泽数次提到对“总体性”的理解,他先是借讨论卢卡契和布洛赫,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了对整体或总体的想象和信念,未来从何说起,希望从何而来?”[27]随后借《溪山行旅图》,说出内心的判断:“这里是有总体性的,是一种壮阔的联系,一种隐秘的结构,一种人世间默运的大力,它把蒋介石逐到了海的对岸,他还顺便带走了《溪山行旅图》”[28]。紧接着,在讨论人工智能的话题时,他再一次隐秘但坚定地强调:“问题不在于诗人、小说家或学者是否会失业,问题在于,我们竟如此愿意想象这样的未来,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那是必将来临的、很可能无法抗拒的总体性,只不过,在这个总体里没有我们的位置,没有主体的总体性”[29]。最后,在讨论书法和日常生活脱节的时候,他坚定地强调,“这是另一种总体性危机”[30]。在短短篇幅内,他从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等多重维度,透视了“总体性”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所显示的本质性特征,凸显了他对个人化叙事泛滥所致的对宏大叙事漠视的当下语境中,创作实践在作品或文体探索上日渐孱弱的担忧,并表达了他对“总体性”想象,及信念对时代精神支撑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从李敬泽的以上思考也可以看出,他一方面深刻地认识到“总体性”的观察和思考对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意识到,既有的、已经步入黄昏、不再被信赖的那一套“总体性”,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危机,因为这种“总体性”是“没有主体的总体性”。为什么中国目前这一套“总体性”的精神、思想资源和知识图谱是“没有主体”的呢?这一套主体性缺失的“总体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当下又该如何建立一整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总体性”呢?李敬泽在以上三部作品里给出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