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事关大地和心灵的文学

第五节 批评怎样对文学负责

字体:16+-

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很少有人像陈晓明一样,能始终让自己的批评保持一股新锐之气。自新时期成长起来的许多批评家已被雨打风吹去,知识结构和既有经验的局限让他们无法应对纷纭变幻的文坛风景,与谈论对象之间存在的巨大隔膜往往使他们的批评捉襟见肘,没有光泽。陈晓明是屈指可数的能及时到场对走马灯变换的文学新生力量做出准确有效的反应的批评家,他是批评界永远的“先锋派”,以自己勤奋、新潮而深刻的评论写作扫**着业已陈腐的批评话语和批评方式。2002年,他因著作《表意的焦虑》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并不令人惊奇。一个在此前十多年已拿出《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重版时作者充实了若干章节)这样一部一新当时中国文学批评界耳目、才华横溢作品的作者,我们理应对他今天或将来的作为有更多期待。

现今在批评界激扬文字的后起之秀很少没读过《无边的挑战》(以下简称《挑战》)。相对于《表意的焦虑》,《挑战》更让人怀念。在我看来,《挑战》和王晓明的《潜流与漩涡》、王一川的《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是可以让一个文学批评初学者一窥文学批评的魅力的。《潜流与漩涡》式的批评是极劳心力的一种,因为它要批评者交付的是整个心灵,需要批评者将自己打开,去与被批评者感同身受,捕捉后者隐秘的精神悸动。这种批评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精神体验过程,一个批评者极力将自己附着在对象作者的过程,它像他们二人之间的一次长距离的精神赛跑,最后很可能让一个批评者脱力。《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式的批评则显示出科学般的冷静和解剖式的力量。这种批评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点,一个高效的方法,这二者在批评者的驱遣下,就像一把寒光闪闪的手术刀,直奔文本,然后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解决文本问题。《挑战》则兼有这二者的特点。陈晓明的这本书是让感觉在理性的分辨中自由伸展,既显示出对文本精微的体验,又充分发挥了自己良好的理论素养,展示了透彻的理性思辨突入问题的锐利。当然,由于《挑战》充分敞开了审美经验,所以对理论的运用并不“生硬”,而是感性十足、韵味横生,显露出一种“文学式”的批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