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北京人只要家里还宽敞,就会挂上一两张“老字画”。诚然,每朝每代都不乏“当时走红”的书画家,但北京人却更崇尚“前朝某个年间”的。这一点,似乎就是老北京人与生俱来的嗜好。有时,“老字画”背后更有“老故事”——比如您在某个大宅院中看到某张有记载的名画,画的主人告诉你——这是其祖上传下来的,可后来却被家里某个不肖子孙偷出去变卖掉了,自己得知之后急得一夜就白了头发,后来(兴许过了许多年),自己在鬼市上发现了它,于是断然变卖家产,将其重新“请”回家来……画的主人说到这儿,一准是老泪纵横了。
当然,也有另一种“慧眼识宝”的情况。比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剧名伶马连良陪朋友去“看”房子。当然,“看”的目的是“买”。马连良在“看”的当中眼睛一“亮”,因为他在一面墙壁之上,发现了表现梨园祖辈的“十三绝”图(十三位名伶的画像)。后来,马连良把这个“底”告诉给朋友,朋友决定把房子买下来,前提是要求卖主把这张“十三绝”图留下来。最后买卖成交,马连良便把这张画翻印成一万张照片,赠送给各地关心梨园的朋友,一时传为佳话。
谈老字画,就不能不涉及它在旧京的集散地琉璃厂。这条街位于宣武区的东部,虽然仅长四百余米和宽八米,但两侧都是各种古玩店铺,如“荣宝斋”、“四宝堂”、“汲古阁”、“庆云堂”等,一旦深入进去就很难拔身,实在是一条“走不完的街”。30年代初期,郑振铎受鲁迅之托在北京收集各类旧时的信笺,曾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遍访琉璃厂的古玩店铺,最后选取了二三百种寄到上海,由鲁迅最后选定出版了《北平笺谱》。郑后来写了《访笺杂记》一文,详细叙述了自己搜求、遴选笺纸的艰难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