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剧趣谈

“吱吱嘎,吱吱嘎”

字体:16+-

百多年前,每遇旱涝灾害之时,京城之外的羊肠小道之上,总能看见许多手推独轮车,“吱吱嘎,吱吱嘎”一歪一扭地奔赴京城。他们多是河北、山东的农民,家里遭了灾,再待下去只能是饿死。车子上多是男孩子,这是灾民的**啊。妻子、女儿有时跟住车后,有时就只能在家里苦熬。

北京城的交通工具在20世纪更迭频繁。后来出现了人力车——也就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的洋车,开始在北京路面上飞跑。洋车也分种类,有在车厂子里拉散座儿的,有专给中产阶级拉包月的。拉车是门学问,同时只有拉上了“自己的车”,才可能从心眼儿里往外感到舒服。

往后,北京又出现了三轮车,同样有出租车子和拉包月的区别,并逐渐把洋车给取代了。

北京马路越来越宽阔,路面铺了沥青,变成了柏油路,于是私家车出现了。据说除了军政人物之外,北京最早拥有私家车的是名伶梅兰芳和尚小云。尚的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特别。有一年上海的周信芳到北京唱戏,北京戏迷和京派名伶都不太“认”他,唯独尚小云一再到戏园子里捧场。每逢尚的汽车进入大栅栏,只要一鸣笛,离老远就让戏迷“听”出来了:“让让,快让让!没听见这喇叭吗?——这是尚老板来了啊……”

再随后,公共汽车出现,您从西直门去清华北大,可以乘公共汽车代步了。那汽车很差也很笨,背后的锅炉烧煤,烟儿挺大,也跑不快。但汽车改进的速度很快,不多久,各国的名牌汽车就在咱北京城里“满世界”跑开了。

公共电车相继出现。电车是有轨的,走的当中经常要打铃儿——“当当,当当”的,老百姓就叫它“当当车”。最让人不可设想的是,那种不吃草的火车进了北京。您知道,北京城的修建是有规矩的,四面的城圈都是城墙,城墙四面有城门和城楼——火车总不能从城门和城楼进来吧?再说,即使能进来,老北京城的那种“王气”岂不要被这个怪物给捅“漏”了?但火车终归还是进来了,城墙也因之出现了缺口,隆隆之声震撼京城。火车一直挺进到北京城的中心前门,并且在那儿修建了东西两个火车站!一切时代使然。火车进入市区中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来火车退出市中心,反倒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