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乾隆的惆怅

风骨及其他

字体:16+-

江南古镇,大多远离战火,但战火,往往不请自来。水乡与战火,最柔弱遭遇最粗鲁,有时候成就的是“风骨”一词。

碧湖是有风骨的。就像水稻可以弯腰,但那是因为果实的沉甸甸,而不是因为媚骨。这也是稻作文明酿就的正直品格。从市井到风骨,这是一个古镇的气象或者说格局。元末明初,碧湖高溪村人叶琛作为浙东四君子之一,宁死不降,成就的不仅是一块平原的风骨,也是人文的风骨。

阙麟书(1879年—1915年)也是碧湖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加入处州双龙会、光复会、同盟会,策动反清起义。光绪三十二年东渡日本,三十三年初应秋瑾之约回国,参加起义。宣统元年(1909年)冬发动温、处会党武装起事并遭捕入狱。民国2年(1913年)3月至南京,受宋教仁荐推为同盟会浙江支部代表。次年进行反袁活动,民国4年(1915年)4月2日在上海霞飞路遭袁世凯党徒伏击,重伤身亡。一个碧湖人的脚步,走在时代嬗变的关键节点上,每一步都感受到大地的脉动,每一步都有历史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所以孙中山闻讯唁电称“劬劳未报,松柏先摧”,表达惋惜和崇敬之情。阙麟书的遗体后归葬碧湖三峰村,他是碧湖之子,呈现的是仁人志士的风骨。

抗战开始之后,小小的碧湖古镇当时没有想到,战火会让它挺身而出,承担民族的苦难,也承担它义不容辞的责任。浙江省国民政府南迁,碧湖古镇不仅承载了一部分办公机构,也用它的稻米养育了一千多名难童——杭州沦陷,为了解决沦陷区流散在各地的难童寄托问题,设在碧湖的“浙江省第一儿童保育院”抚养流散难童近千人。如果我们现在重新审视当时保育院收容儿童的规定,或许能发现碧湖古镇承载的其实是一个民族未来复兴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