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乾隆的惆怅

公元前134年

字体:16+-

公元前134年,两个心事重重的男人茫茫然不知所之。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一次机会,从而改变历史的走向。这两个男人一个是45岁的董仲舒,另一个是23岁的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说他们俩心事重重,是因为他们此前的日子过得都不太顺。22岁以前,董仲舒只是老家广川郡(今河北省枣强县)的一个民办教师,虽然有些书呆子的嫌疑,“三年不窥园圃,乘马不知牝牡”,却很是敬业,教了不少学生的。六年前也就是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17岁的刘彻刚刚登基,下诏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诏对策。这是此二人的第一次遭遇。史载:董仲舒对策毕,武帝任其为江都相,事易王刘非于江都——江都在今天的江苏扬州市,董仲舒在这里成为一个藩王的手下幕僚。董仲舒的遭遇其实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他的应诏对策不是很对刘彻胃口,以至于没有留在汉武帝身边加以重用,而是被打发到扬州去——显而易见,在刘彻眼里,当时的董仲舒“卑之无甚高论”,不是他想要的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属可有可无一类;二是为窦太后(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刘彻上位前的最高掌权者)所欢喜的黄老之学仍为当时政坛的主流之见。刘彻作为未成年皇帝,不可能在窦太后健在时就开一家之言。所以即便要重用董仲舒,也有个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

其实意识形态总是和政治相联系的。建元元年(前140年)刘彻启用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此二人倾向儒学,便推荐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开始建元新政。但建元新政很快就流产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政流产事件的冲突点在于是否议立明堂上。在古代,明堂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教学、养老诸典均在此举行。赵、王二人请了他们的恩师申培出山来操作此事。这个在当时颇有名声的儒学巨子对古制非常精通,且极富说服力。在他的影响下,武帝下令“列侯皆就国,以礼为服制”,而矛盾冲突也就这样产生了——窦太后勃然大怒,以孝道问罪汉武帝,迫其废立明堂,下赵绾、王臧于狱,将窦婴、田蚡罢官。所谓议立明堂就是要废黄老之学,重新打造儒教影响。但这件事情办得仓促了些,刘彻刚上位根基未稳就要改旗易帜,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