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正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的周作人兄弟为毕业后当一名水手还是考一个秀才开始首鼠两端。因为有消息传来,说科举将废。此前一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帝国在开封举行了一次混乱不堪却又带着离愁别绪的会试。本来依常理,会试应在京师贡院进行,可京师贡院在庚子拳乱中毁于一旦,帝国将陋就简,把1904年的甲辰会试放在了开封。11866间房的考场,一人一间,将同等数量的考生在考场内关了三天三夜,吃喝拉撒睡全在其间,最后择出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会试期间,一度传出不和谐音,发生了举子闹考事件,考生们怀疑主考官有贪贿之嫌,再加上考场舞弊成风,一些清白正直的考生认为自己利益受损,便群起抗争,还击打了考官,使得甲辰会试匆匆收场。
事实上不管是匆匆收场还是从容收场,甲辰会试注定将成为帝国科举史上的绝响。当然世上事其来有自,绝响也不是突如其来的。早在四年前的夏秋之交,朝廷就已下诏命,称自明年(1902年)开始,乡试会试等试策论,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同时停止了武生童考试和武科乡会试。在该年,帝国还有一个令人不安的举动:整饬京师大学堂,将京师及各省的官学、书院等改为学堂。新式教育受到鼓励。不过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并没有卒废,全国性的大考还是按既定程序进行,考四书五经。这似乎给了数以百万计的士人们一丝安慰。
在民间,自甲午战败以来,一些人竞相鼓噪废除科举,康有为称,“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严复、梁启超等也有如是论调。尽管舆论造势凶猛,但只要官家不明文下发废除科举的诏令,士子们大抵还是心存希望的。
不过挨到1905年,这份宿命的诏令还是出台了。这一年是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清廷颁布诏令:“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丙午科是原定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举行的科考,诏令的发布标志着丙午科的科举考试不再举行,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