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胜负,实际上在开打之前就已经确定。因为它不仅仅是交战双方武器装备和排兵布阵方面的巨大差别,还在于中西方战争观念和看待世界的视野完全不在一个对话平台上。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对咸丰帝来说是胆战心惊的八月。在京城东郊八里桥,八旗军和蒙古马队被英法联军打得尊严尽失。这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但仅仅是在帝国内部而言——放眼世界,热兵器时代已是不期而至,清帝国的土枪土炮在洋枪洋炮面前,的确不堪一击。咸丰帝绝望之下,做了弃京逃跑的打算,但有一个人却在此时站了出来,给咸丰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个人是詹事府詹事殷兆镛。他所谓的强心针是贡献了一个破敌之法——棉被御敌法。殷兆镛说:“夷器凶猛,当今之计,要柔能克刚。何谓柔能克刚?《皇朝经世文·兵政守诚篇》曰:防城之法,濡湿棉悬之,以柔克刚。”殷兆镛接下来详解了怎样用湿棉被以柔克刚的法子。那就是“将旧棉被用水浸湿,然后上下贯以粗索,两旁缚以竹竿。竹竿的末端绑上小尖刀,以便插在地上。每一床棉被用两兵各执一端,然后各带长腰刀。马队随后。遇到夷匪,棉被军先上,前蹲后立。一人守被,一人持刀砍马足。这样敌阵虽坚,也难以抵挡了”。
殷兆镛的说法可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但在场的官员还是想到了一个问题——敌炮越过棉被墙,炸下阵中怎么办?这当然是一个漏着,但殷兆镛及时补漏了。殷兆镛说英夷的炮弹不是落地就即时炸开,这里面还有个时间差。我军可趁其将炸未炸之际,马上用湿棉被将它盖住,这样它就没法炸了。
这就是詹事府詹事殷兆镛的棉被御敌法。有出处,有想象,有发挥。不过它不符合逻辑和咸丰年代的现实。毕竟热兵器时代的炸弹不是冷兵器时代的湿棉可以盖住,可要命的是咸丰帝相信了这一点,他马上下文要各参战部队“参酌施行”,如果奏效就广为推广。可以说作为一国之君,咸丰帝的见识与决策力与詹事府詹事殷兆镛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而他的一本正经和全力以赴在文明世界的背景下毫无疑问显示出令人捧腹的黑色幽默。这样的黑色幽默其实是东西方文明的断层,也是错位,是一个帝国战争观念和看待世界的视野故步自封的必然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