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园林,能在多大程度上承载一个女人的欲望与归宿,又如何串起晚清帝国最后日子的迷茫与忧伤?
颐和园,这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完工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初名清漪园的园林,从一开始就被承载了过多的价值和情感寄托。它是盛世的具象,也是乾隆对母亲孝心(乾隆十六年是皇太后钮祜禄氏六十寿诞,“孝治天下”的乾隆想以此献礼)的象征。盛世修园,一般来说是盛世雄心和实力的象征,但对后世来说,这样一座园林的存在很可能就成了一种尴尬或者负担,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演变成屈辱。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英法联军进犯北京,联军统帅额尔金下令将包括圆明、畅春、清漪、静明、静宜诸园在内的这些园林全部焚毁。此前骄傲地存在了一百零九年的清漪园被烧得面目全非,毫无疑问,这是衰世的伤口和屈辱。这一年慈禧26岁,正随丈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以避时艰。她也许想不到,若干年后,她会搬离储秀宫,会在那个改名叫颐和园的地方度过晚年——也许不能叫安度晚年吧,因为众所周知,慈禧的晚年实在是太不安静了。
如果说储秀宫寄托了少女慈禧和少妇慈禧的青春梦幻,记录了她最初的审美追求和权力轨迹的话,那颐和园就应该是慈禧与艰难国事博弈和妥协的一个载体。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初一日,载湉的一道上谕让沿用了一百三十七年的“清漪园”这个名字正式更名为颐和园。当然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更名行为,而是体现了帝国意欲重新证明自己的企图和政治权力的交接。光绪要亲政了,颐和园要再现盛世光景,以满足慈禧的成就感或者说个人尊严。毫无疑问,所有这一切堂而皇之的东西都在颐和园这座小小的园林上找到了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