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封 寄闻人邦英邦正(一)
——正德十三年(1518)
昆季[1]敏而好学,吾家两弟得以朝夕亲资磨励,闻之甚喜。得书备见向往之诚,尤极浣慰。家贫亲老,岂可不求禄仕?求禄仕而不工举业,却是不尽人事而徒责天命,无是理矣。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则虽勉习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若是原无求为圣贤之志,虽不业举,日谈道德,亦只成就得务外好高之病而已。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夺志”[2]之说也。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每念贤弟资质之美,未尝不切拳拳。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昆玉[3]勉之!
释读:不可夺志 随事尽道
闻人邦英、邦正兄弟俩是阳明先生的表弟,家书中王阳明上来夸他们“敏而好学”,并说自己两位弟弟(守文、守章)能和他们“朝夕亲资磨励”相互砥砺精进,他非常高兴。在往来书信中,得知这两位表弟有追求圣贤学问的诚意,王阳明感到非常欣慰。寒暄过后,阳明从现实出发劝勉两位表弟说:“家贫亲老,岂可不求禄仕?求禄仕而不工举业,却是不尽人事而徒责天命,无是理矣。”有求圣之心当然是好的,但家庭贫寒,父母年事已高,怎么能不通过仕途来养家糊口呢?既求做官,而又不认真准备科举考试,这是自己不尽心尽力,却一味责怪天命,没有这样的道理。表弟们以为求圣就要远离世俗,王阳明作为兄长则劝他们先把自己安顿好,自食其力,通过举业走仕途,未尝不可。
“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则虽勉习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这句话阳明点到了许多学子的要害处:把求学与举业分作两件事,而不能合一。求学与举业并不矛盾,全在自我把持。事事皆学问,由科举而从政,在政务上磨炼,增长见识,修养德性,不妨碍求得真学问。最怕“坐枯禅”,一味追求清净,遇事便乱,把知识学死,终究功夫不上身,死不见道。圣贤是圆融无碍的,《华严经》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四个法界,是修行的四个阶段。功夫要到最后一步:事事无碍法界,任何事都透得过,毫无挂碍,才算得上成佛。我们凡人总是活在“矛盾”与“碍”中,活在自我的计算能力范围内,不断颠倒着目的与手段,又总觉得会顾此失彼,因而患得患失。唯有圣人可以打通为一,不计得失,不分彼此,真正做功夫,在事上磨炼,从而能知行合一,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