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来欲惩末俗之卑污,引接学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时弊。今见学者渐有流入空虚,为脱落新奇之论,吾已悔之矣。
当然真能“高明”起来,体验到“洞见全体”的透快,那快乐跟“圣灵附体”差不多,徐爱自言:“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惊愕不定,无人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功夫,明善是诚身功夫,穷理是尽性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功夫,博文是约礼功夫,唯精是唯一功夫,诸如此类,皆落落难合。其后患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如狂如醒者数日,胸中混沌顿开。”
他在龙场教学生时还开示《教条》,“以四事相规: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后来便“随地指示良知”了,因为他相信“百姓日用即是道”,他认为:“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随地指示”也是为了不立“格式”,立定格式,就犯了执一之病。“随地指示”是单兵教练,短兵相接,亲口传授,学生请他著书以传之久远,他却认为“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予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这种教育方法要求导师必须达到辨通无碍的化境,作为“直下承当”“直造圣域”的活样板出现在任何场合,能够现场发挥,解释任何问题,辅导出学生真切的体验。“日就平易切实,则去道不远矣。”
尽管王阳明也借用教材(钱德洪说:“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大学》《中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但对于任何经书,他都要求学生“晓得”而不必“记得”,怕“记得”反而遮蔽了“自家本体”。他说:“学问最怕有意见的人。我在龙场时,与夷人和中土亡命之流讲知行之说,他们欣欣相向。及返回内地与士大夫讲说,反而格格不入。不曾读书的人,更容易与他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