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自然界中表面上似乎孤立的一个个现象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奇特之处。例如,岩石中的一条节理,并无引人注目之处,但如果把许多节理联系起来观察,就能看出它们的延长方向、断面的倾斜方向和角度等都是一定的;它们的分布与断层褶曲也保持着某种关系;在断层两侧常有与它斜交的节理分布,在平面上的形状仿佛羽毛一般;在褶曲的顶部则常有与褶曲延长方向一致的节理出现。陕西铜川市西北后郝家房附近的砂岩石中就有一系列节理,它们整齐地互相呈近于直角的角度相交,使岩石形成一块块整齐的方块,很像是人工铺砌而成,但这却是大自然的奇工。
岩石的许多弯曲、断裂的痕迹都有规律可循。打开地图,观察全球的山川大势,就可以发现在错综复杂的形态之中自有其条理。例如,“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六盘山,以及贺兰山,它们和东翼的吕梁山、西翼的祁连山、南缘的秦岭,共同组成一个“山”字的形状。事有凑巧,南北向的乌拉尔山,和它东面的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南面的高加索山、厄布尔士山等高加索、伊朗一带的山脉,以及西面的喀尔巴阡山等也构成了一个“山”字形。真是巧合吗?不是。地球上有许多山脉呈这种“山”字的形状分布。
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山脉东西向分布,如阴山、南岭;有些山脉沿东北—西南方向延展,我国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之间的分界线也是东北—西南方向的;如果把我国西南和东南亚直至苏门答腊、爪哇一带的山脉联系起来看,则能看到一个反“S”形。
外形反映出内在的因素。这些山脉都由断层、褶皱等构造组成。如果我们再对大量存在于地壳中变动的痕迹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它们不是孤立地发生、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同一方式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联系的地质构造现象。地质学家李四光把在一定地区、某一段时期内地壳按一定方式运动而形成的所有的构造现象,总称为一个构造体系。前面谈到的那些地面形态的特征,正是反映了各种类型的构造体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