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共一百二十卷,其中包括本纪十三卷、表十卷、志十八卷、列传七十九卷。记载从汉高祖到新朝王莽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史纪传体先河,成为官方正史最主要的编纂形式,标志着我国封建史学的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郡安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是继司马迁之后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自幼十分聪敏,九岁就能写文章、朗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学识十分渊博。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当时便有不少人编写续篇。班固的父亲班彪对续篇感到不满意,写了六十五篇《后传》。班彪死后,年仅二十三岁的班固决心继承父业,在《后传》的基础上编撰《汉书》。公元92年,班固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享年六十一岁。此时《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写完,后分别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弟子马续补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