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起来,这两个人,一为中国古代著名词人、南唐国主,一为大洋彼岸名震寰宇的现代大科学家,他们生活的时代差不多相隔了一千年,似乎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互不搭界的。但是,事物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有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却可以用来阐明同一问题,这也所在多有。
先说李煜。这是一个才分很高的人,善诗词,工书画,尤长于音律。他写的词,在生活感受的浓度和艺术表现的力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由于他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扩展和提升了词的表现生活、抒**愫的能力,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可是,作为一个国主,却弄得一塌糊涂,“马尾串豆腐一提不起来”了。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军国大事无所用心,也毫无兴趣。当大臣们在他面前议论经邦治国的政事时,他竟掩耳不听,嗤之以鼻。他特别信奉佛教,在都城金陵养了上万的僧人,一退朝就换上缁衣,诵经念佛。宋朝大将曹彬挥师破城之日,他还在静居寺里听经,最后落得个肉袒出降,辱身亡国的下场。
关于这位南唐国主,宋太祖赵匡胤有个十分恰当的评价:“好个翰林学士,可惜无才作人主耳!”清代诗人郭频伽也咏叹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本来不是君王的材料,却偏偏被拥上“九五之尊”;结果,既逃脱不了亡国罪责,留下千秋的愧憾,又要“终日以泪水洗面”,断送残生,而且祸殃妻孥,真是所为何来?实在是一场天大的历史误会。
现在,再说爱因斯坦。1952年,他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了。一天晚上,一位著名记者电话问他:“亲爱的教授,外面传言,以色列共和国将邀请您出任总统。如果真是这样,您会接受吗?”这位正在美国某大学执教的大科学家,断然答复:“不,我当不了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