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艾斯奎斯,美国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五年级教师,在此我不想论及他的诸多荣誉,也不想人云亦云他的伟大。在真正亲听他的报告之前,我已经拜读了他的专著《56号教室的奇迹》和他在中国北京十一学校的演讲,认真学习了各大媒体对他的精神和智慧的解读。
在大家纷纷赞扬和感叹他的执着、敬业、奉献之精神和在56号教室里创造的奇迹时,我却发现雷夫其实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从他身上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他的真实。教育规律和情怀是不分国界的,我从雷夫身上发现了教育的真相。
教育需要可以真正看到学生的老师,雷夫做到了,而且他在一间教室里一坚守就是二十年。他表示还要继续坚守下去,我为他的坚守而感动。在他的教室里,他用全部的心思,用他想用的时间和机会,去解读每一个孩子的故事,谨慎地呵护每一个小小的心灵,他用生命,身体力行地带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尊重,他可以说是孩子生命中的天使!他从不抱怨,从不计较,有的只是热爱、宽容,是一如既往的追求与努力。他是教育领域里的圣徒,56号教室是他的教堂。
坚守是为了热爱。从雷夫与他的学生的故事中,我感受最为深刻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坚守。他在一间教室里坚守二十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把周末和假日也都无偿地奉献给学生;他不怕失败,他信仰追寻的过程:这些无疑源于他对教育、对孩子,甚至是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他常怀仁爱之心,认为孩子们需要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创造、奉献,这个世界需要他的关爱,国家需要他去担当责任。
管理是为了自主。记得雷夫有不少经典的管理箴言:以团队形式,让学生学会合作,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一切活动、学习是为了更多关心自己的生活;我心甘情愿做5年级学生的老师,最强大的动力是为了孩子们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远足活动可以观察孩子们相互之间或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交流,观察他们如何在宾馆里保持秩序,如何让自己的事情条理化,远足活动是检验学生做得怎样的更好途径;我希望孩子们友善待人,勤奋学习,这意味着我必须成为他们所见过的最勤奋、最友善的人,而且我必须始终如一。其实,学校之中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如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人做好等,都是些平淡无奇的教育生活,但是就是这些平淡无奇的生活小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运行规律。这就是雷夫身上表现出来的智慧:让学生是个什么样子,我必须首先是个什么样子。他独创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是“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是“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是“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是“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是“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旨在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管是为了不管,孩子诚实善良的品质让他们学会了自主管理,学会了自我监控。只有给学生自由,学生才会创造出精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