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0号院东联教育的“父母学塾”听了三场报告,现把主要收获与感悟整理如下。
第一场报告是王建宗老师讲的,报告标题是“以教育的内涵理解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其中他对目标的解释让我萌发了同感。他说:“目标首先要具有可测性,第二是关键词应是行为动词,第三是目标应该是写给学生的。”他还解读了目标叙写上的误区:“一是以内容代替目标,不可检测;二是行为动词使用不熟练、不具体;三是行为主体常写成教师。”
他建议老师们多想想目标、多思考学习、多探索教学、多创新课程。他提出好老师一定是善于归纳的,考试考的是课标不是教材,要努力找到、找准课标考查的点。
第二场报告是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讲的。吴老师开场的发问值得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思考:“为什么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年级的学生,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教育效果就不同呢?”
在聆听吴老师的讲座时,我思考了几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才会有真正的讨论;课前要让学生发现问题,了解已知与未知,再进入课堂;数学教育要求真求实,指向心理体验;追求一个简单统一的答案不需要讨论,自主学习就够了;要求学生有准确答案往往不如尊重错误、接纳错误更能赢得课堂、赢得学生;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甚至是几次,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我非常佩服吴老师关于数学文化渗透的观点:把看不见的思想过程形象地展现给学生。
她举了一个案例,很形象。当学习圆周率时,有的老师评价得出相似结论的学生像祖冲之,高度赞扬了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的贡献。而另一位老师却尊重历史事实,更加准确地评价了祖冲之。该老师首先说提出圆周率的第一人是阿基米德,接着介绍了我国数学家刘徽和他的“割圆术”,又接着指出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位数的成就,最后强调更有后来的数学家的呕心沥血才将圆周率推算得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