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之眼

让“低效循环”的教研管理远离教师

字体:16+-

教研活动是教师的必修课,是学校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教师本应积极参加并从中受到启发,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科研能力,但不少学校的教师并不喜欢本校的教研活动,常常以应付的态度了事,甚至有些抵触。

我曾经见过几个学校的教研组计划,大体包括制订学科学期教学研究活动计划,撰写学期教研工作总结,配合教导处组织本学科教师完成教学常规要求,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等几个方面。

可以看出,这种教研组计划笼统,缺乏操作性,难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这样的教研活动还可能会给教师带来心理负担,甚至造成职业倦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工作。教研组应该如何发展呢?

一、从以“单打独斗”发展转到以“团队合作”驱动

教研组活动需要教研组成员共同遵守行为规范体系,在日常的活动中,成员要以本组制度要求为基础,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以及研究课程与教学问题。这些活动应该以教研组自觉的精神为前提,是教研组成员的生活学习方式。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教研组文化。

自从进入学校开始,教师就离不开教研组的支持与培养。可以说,教研组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比如,教研组集体帮助参加赛课的教师打磨课程;团队成员互相支持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团队分工合作完成科研课题,提高科研能力。一个优秀的教研组会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独当一面。

我遇到过“单打独斗”型教研组。听课后评课时,大家聚在一起,嘻嘻哈哈,以恭维对方为主,说一些不痛不痒、对方爱听的话,成员之间不能开诚布公地评价,有问题不敢直接指出来,也不愿意提出建议帮助讲课者进一步修正。

我也遇到过“合作驱动型”教研组。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遇到了一个有优秀合作传统的英语教研组。通过参加教研组的日常活动,尤其是教研组的研究课活动,我很快适应了教学现状和学生的特点,学习到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