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

四、西方文明的历史命运

字体:16+-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胡塞尔与海德格尔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西方文明的危机问题,胡塞尔认为西方的危机是人性的危机,是科学的危机,现象学是克服这一危机的唯一出路;海德格尔认为西方的危机是科学技术所引发的危机,产生这一危机的根源是对存在的遗忘。要克服这种危机,就要回到存在中,并从西方文明的源头处为其寻找新的发展可能性。

胡塞尔认为,欧洲人性的危机表现为科学危机。在20世纪,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能源技术、交通工具、通信、理论物理、医学等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科学与技术呈现出一派生机,怎么能说科学出现了危机呢?

对此,胡塞尔认为,“所有这些学说的科学的严格性,它们的理论成就的明显性,它们持久的令人信服的成果,都是毋庸置疑的。”[55]但是,也应看到,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自然科学是一种残缺不全的科学,它不研究人的意义和价值,它失去了其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根基。

胡塞尔始终坚持意向性原则,即对象是与人相关的意义,意义是人赋予的,因此真正的科学研究应该在现象学基础上进行。自然科学与其说发现了自然的规律,不如说发现的是人赋予意义的规律,自然科学应该首先成为一门人的科学。而且,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生活世界,科学的理论的探索是欧洲人在生活世界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具有非实践性、理想性的特点,欧洲人认同并追求这种生活。但应看到,所谓自然科学只研究“客观”对象,而不研究人的意义与价值领域,这不能不说是对根基的遮蔽。如果我们看到自然科学只是人的理性(理念化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人的意义与价值也理念化(科学化),而后者则更为基本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