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就这个问题,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多样的回答。首先,历史是指过去发生或经历过的事情与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与历史事实的概念相重合,这是历史的本体论或存在论范畴。历史学家的责任,就是真实地描写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兰克所说的“如实直书”(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就是这种朴素的客观主义理想。根据这种理想,历史是曾经存在过的客观实在,这种过去的实在是可知的。因此,历史学家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应保持客观性,历史学家应当让客观历史借助于自己的手去写历史,而不应掺进自己的感情、欲望和意志。
然而,历史与当下的事实不一样,当下的事实具有历史事实所不具备的某种在场的性质,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不在场的。人们必须通过文字、符号和遗存,经由分析、推理和想象,再现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历史事实并不像石块那样具有明晰的样式,它是人们对以往事情的概括或叙述。这样一来,就如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说的,“在场的历史是关闭的,因为‘历史’从来要说的只是‘存在的呈现’,作为知和控制的在场之中的在者的产生和聚集”[4]。历史记忆是经过人们筛选和重构的东西,它不可能重建另一个时空体系中存在的所有人的生活和体验,因为在历史的每时每刻都充满几乎无限的物理的和心理的事件。再说,即使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剪辑和构想。所谓通史,仍然是一些局部历史的并置,其中空缺之处显然比充实之处多得多。就是物态的文物或化石,在人们还没有对其进行历史想象时,它们本身都是某种形式的物质,并不具有历史的形态。就此,法国学者高概(Jean-Claude Coquet)说过:“只有现在是被经历的。过去与将来是视界,是从现在出发的视界。人们是根据现在来建立过去和投射将来的。一切都归于现在。历史之难写,正在于它与我们的现在有关,与我们现在看问题的方式以及投射将来的方式有关。只有一个时间,那就是现在。”[5]显然,高概的判断是有问题的,那就是,他忘记了时间是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点。我们并非只经历现在,我们还“曾经历过”过去,而且“将要经历”未来。我们的时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但它们的观照方式是不同的。现在是当下在场的,过去与未来只有透过现在的视界才能获得“历史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