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历史事实不存在于当前时空之中,那么传统的历史本体论或思辨的历史哲学就受到质疑。既然历史通过人们的理解与叙述而存在,那么历史就是人们的认识问题。但是,怎样理解历史认识和历史理解,人们也并没有相同的意见。经过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ilhem Dilthey)对“理解”(verstehen)概念的洗礼,一部分西方学者对历史的理解从客观主义转向了主观主义。先是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与“现在”成了最重要的时间构架,漫长的过去都压缩在当下这个点上;后有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不再是对事实的考察,而是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过程。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了当前人们对过去的认识与理解。历史学家的任务不再是尽可能客观地认识过去,而在于不断地阐释和重塑人类的文化遗产。这一部分学者,用法国哲学家利科(Paul Ricoeur)的话来说,大致可以看作是属于“批判的历史哲学家”。[6]经过李凯尔特(Heinrich Richert)、马克斯·韦伯(Max Weber)、齐美尔(G.Simmel)、胡塞尔(Edmund Husserl)、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加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推动,批判的历史哲学在德国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在法国,批判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有雷蒙·阿隆(Raymond Aron)、萨特(Jean-Paul Satre)、马鲁(Henri-Irenee Marrou)、韦纳(Paul Veyne)和利科等人。批判的历史哲学的研究目标在于,确定历史学的学科性质、界限和特有价值。
另一部分学者是受美国科学哲学家亨普尔(Carl Gustav Hempe)的影响才讨论历史理论问题的。1942年,亨普尔在《哲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上发表的《普遍规律在历史学中的作用》一文,引起了哲学界的热烈讨论。参加这一讨论的主要有伯林(Sir Isaiah Berlin)、沃尔什(W.H.Walsh)、德雷(William Dray)、曼德尔鲍姆(Maurice)、加德纳(Patrick Gardiner)、纳格尔(E.Nagel)和多纳根(Alan Donagan)等人。这些人或以自然科学为榜样,或以社会科学为依据,试图通过对史学理论的梳理与规范,把历史学提升到科学的层次。这部分人属于利科所说的“分析的历史哲学家”,他们都不满足于传统的印象式讲故事的历史。他们之间的争论主要在于,历史学在本质上与自然科学有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