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世纪中国史学论集(第八卷)

择善而固执 上下而求索

字体:16+-

——何兹全先生的治学道路和学术成就[1]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写过两篇关于何兹全先生教学和治史的小文章。一篇是《记何兹全先生讲〈三国志〉》,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又一篇是《评〈读史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刊载于《历史教学》1985年第9期。有几位同行告诉我,前一篇文章,为他们讲授史学名著提供了一点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借鉴,其中有两位同行由此也开设了《三国志》这门课。

去年,读到一篇关于何先生的访问记[2];最近,又读到何先生的新著《中国古代社会》[3],我深深感到:对于自己所熟悉的老师的治学和成就的认识,原是极肤浅的。跟几个年岁相仿的同志偶然说起这种感受,便有人鼓励我:趁着《中国古代社会》一书的出版,趁着今年是何先生的80华诞,何不再写一篇文章,比较全面地谈谈对何先生治学道路和学术成就的认识,借此表达我们对何先生近60年的学术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衷心祝贺之情。

本文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何先生的治学道路和学术成就,我是没有充分的把握的,但它毕竟反映了学生辈对老师的一种情怀。

一、理论上的起点

何兹全先生是山东菏泽人,生于1911年9月7日。早年,就读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后至北京入辅仁中学、文治中学读完高中课程。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先入政治系,两个星期后转入史学系,直到1935年毕业。此后,先后在中央大学历史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47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后在霍普金大学培祗学院工作。1950年回国,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直至于今,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何先生的治学道路,有一个理论上的起点。他的高中和大学时期(1927—1935年),是中国思想界非常活跃也非常混乱的时期。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出现了旧三民主义的反动和孙中山先生新三民主义的被“腰斩”[4]。从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思想界、理论界有“三大论战”展开。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着广泛的辩难和论争。山东省立六中和北京大学,是思想活跃的地方。中学时期,何先生便阅读到列宁在1917年三四月间写的《远方来信》。进入北京大学后,又读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农民战争》,以及考茨基的《基督教之基础》、《托马斯·莫尔和他的乌托邦》。那时,国民党改组派首领之一陈公博也在讲“唯物史观”;陶希圣在北京大学也是以“唯物主义”相标榜的。在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唯物史观、唯物主义中,恩格斯关于古代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考茨基关于基督教社会基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何先生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