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第九卷)

卓尔不群的巨著[1]

字体:16+-

——谈《中国通史》的特点

白寿彝教授担任总主编的大型《中国通史》,始撰于20世纪70年代末,自1989年4月出版第一卷《导论》,至1999年3月出版第十二卷《近代·后编》,历时20年,全书凡12卷、1400万字,全部出版面世。1999年4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并收到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贺信、贺电,实为学术界一大盛事。

江泽民同志致白寿彝教授的信,对中国历史做了精辟的概括,对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做了透彻的阐述,对史学工作和白寿彝教授的治学精神及《中国通史》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指出:“我相信,这套《中国通史》,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2]

我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面对这一盛事,深受鼓舞。这里,我想根据目前我的理解,就《中国通史》的特点讲讲自己的认识,作为对江泽民同志这封重要信件的响应。以我的肤浅理解来看,《中国通史》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鲜明的理论体系。《中国通史》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历史进程的实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些极为重要的理论性认识。这些认识贯穿于全书之中,而在《导论》卷做了系统、充分的阐述。《导论》包含九章,阐述了以下问题: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人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国家和法;社会意识形态;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中国与世界。其中,大多属于历史理论范畴的理论问题,只有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两个问题是属于史学理论范畴的理论问题。对这两类理论问题,《导论》卷都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从中国历史和中国史学的发展中总结出来的,讲理论而不脱离史实,举史实而提升到理论,读来容易理解而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