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是“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
早在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们就有了文化中国的理想。所谓“诸夏为中国,据夷狄为外”[132],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33],所谓“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也”[134],等等,便是文化中国理想的表现。传说中的孔子修《春秋》,严夷夏之防,其原则是礼义道德。诸侯行为不合礼义道德的,便以夷狄看待;夷狄行为合乎礼义道德的,便以中国看待。孟子坚信进步文化能够改变落后文化,而落后文化不可能改变进步文化,其所谓“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135],便是这种信念的体现。汉代研究《春秋》的公羊家们明确认为,夷狄与中国的区别,并非种族或地域的不同,而是文化道德的有无。公羊学大师董仲舒认为,《春秋·宣公十二年》记载晋楚之战,晋国大败,《春秋》褒扬处于夷狄之邦的出国合乎礼义,贬斥属于诸夏部族的晋国不合礼义,原因就在于《春秋》无通辞,评价标准以是否符合礼义为转移。晋国不讲礼义,虽属诸夏之国,也“变而为夷狄”;楚国恪守礼义,虽属夷狄之邦,却“变而为君子”[136]。夷夏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凸显了夷夏之辨的文化标准和意义,沟通了夷夏之间在文化心理上的联系。这种夷夏互变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理性精神的重要成分,是文化中国理想追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开明思想家们,主张“师夷长技”,实际上是承认“夷人”的器物文明高于华夏之邦。谭嗣同慨叹:“今中国人心风俗政治法度,无一可比于夷狄,何尝有一毫所谓‘夏’者!”[137]可见,夷夏之别的标准,是文明进步的高下、有无。当然,用现代文明的眼光审视,这种华夷之辨的思想,无可否认地存在着某种轻视外族的意识。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这种华夷之辨并非种族情结的外化,而是进步文化观念的体现,即对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是扬文明而弃野蛮的精神超越。何况,当时的思想家们已经反复申论,文明与野蛮的分界是礼义的有无,中国而失礼义则夷狄之,夷狄而能礼义则中国之,可见华夷之辨主要是个文化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