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

3.坚持并增强文化的民族性

字体:16+-

持经济全球化必然出现文化的全球化、一体化观点的人认为,由于文化的全球化,因而传统的所谓“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将不复存在,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讨。根据本文上述思路和见解,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并不是消解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是对文化的民族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代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趋势、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经济全球化,是“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流的具体表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时代性和世界性,昭示着文化发展的精神方向。在这个大趋势下,我们建设民族文化,应当面向世界,面向经济全球化这个客观事实,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总结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智慧,借鉴、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外国优秀文化,立足当代中国的实际,为我所用,开阔民族文化的视野,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提升民族文化的品质。只有把代表人类发展方向、反映当今世界精神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吸收、整合到民族文化之中,才能巩固、丰富民族文化的特色,达到民族性与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到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成果,再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直到当代西方的诸多优秀文化成分,我们都应当认真学习,努力消化、融会,使其成为我们今天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合理资源。

应当看到,某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利用其自身的经济优势和某些文化长处,去磨灭发展中国家文化的民族性,以自己的经济、文化价值观去化全球,从中获取巨大利益。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要努力保持经济、文化的独立性,努力发扬光大文化的民族性。同样应当有清醒认识的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抗拒经济全球化,自外于当今世界文明的这个主流,而要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作为丰富、发展民族文化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