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文化全球化是以西方国家(文化)为主导的,但文化全球化的态势始终离不开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诸多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构成的。如果说,文化全球化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某些共性,力图发掘、达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某些共识(例如反对恐怖主义、尊重人权、重视生态伦理等);那么,文化多元化则更好地保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张力,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固然客观地存在着、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性的一面,亦即文化的世界性的一面;然而,推动民族文化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主要还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别是其民族性的一面。否则,广义的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就无从谈起;具体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法兰西文化、日耳曼文化、美利坚文化等,就无从谈起。质言之,不同地域、民族、国度的文化,就失去了特色,就无所依托。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当今,文化的民族性仍然存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得更为突出。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诸多表现;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官方和民间的种种行为,都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文化的民族性的一面。迄今仍然难解难分的巴以关系,欧盟内部英、法等国对于欧元以及国际局势的不同处理手法,与其说是经济、政治利益所致,不如说是微妙的文化差异在起作用。中国朝野上下,一致认同加入WTO,齐心协力申办奥运,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在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但中国政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这面旗帜,中国知识分子一贯清醒地坚持文化的民族性[189],中国的老百姓总有“中国人”的情怀。诸如此类,都充分反映出文化的民族性。不仅如此,在法国,在德国,在日本,在美国,在以色列,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本根”意识始终强烈地存在,并且通过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国际交往而顽强地表现出来。这些,有力地说明了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理念活生生地存在着。因此,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也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消解文化的多元化格局。恰恰相反,正是文化的多元化承载着、烘托着文化全球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