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
内涵及功能关于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近年来有相当的进展。但是,由于论者的方法、立场和学术背景的不同,以及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出现了种种论争,甚至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中国文化精神,是一种概略的说法,也叫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按照某些西方文化研究学者的说法,就是民族精神,是指一种文化的特有精神,一种文化中具有决定力的价值系统,由此价值系统所构成的文化模式在态度、评价及情绪倾向等方面表现出的精神品质。[191]国内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亦即指导民族文化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192]《易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句名言,是中国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凝结。[193]这种看法,实际上也是把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看做中华民族精神,而且二者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有的学者认为,文化精神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东西,可视为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或精髓,“文化精神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性”[194]。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精神,就是特定民族文化系统所反映出的基本精神特质,是该民族特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的反映。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都是宽泛的、中性的概念,既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因素,属于事实判断的范畴。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优秀成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195]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优秀成分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