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历史时限划分,大致说来,国学内涵、内容和范围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古代、近现代[205]、最近二十年[206]。
(1)古代的国学。
国学作为单一名词,其实古已有之,早在《周礼》中就已出现。[207]《周礼·春官·乐师》说:“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里的“国学”,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此后,国学在中国古代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比如汉代的太学,晋代的国子学,隋代的国子监等。曲阜孔庙留存的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的“大元重建至圣文宣王庙之碑”的碑文中,就曾谈到“国学”:“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仁霑义洽。九域混同,文物焕然可观。内立国学,外置郡邑学官,而于先圣之后,尤所注意遴选,师儒训迪,作成儒贤,以嗣封爵,……”[208]这里的“国学”,就是中央政府主办的学校,“国家”之“学”。
(2)近现代的国学。
近现代意义的国学一词,源于清末民初。1902年秋,梁启超在给黄遵宪的信中,商议创办《国学报》,并强调该报应“以保国粹为主义”。同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多次提及“国学”一词。在梁启超这一时期的论著中,“国学”实际上就是他此前屡屡论及的“中学”,但更多地注意到了“中学”的精粹一面。章太炎1906年在日本东京创立“国学讲习会”,继而成立“国学振起社”。国粹派学者邓实1906年在《国粹学报》发表的《国学讲习记》一文中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章太炎1922年上半年在上海讲授国学,其内容被曹聚仁整理成《国学概论》出版。该书认为国学的本体是经史、诸子、历史,国学的派(类)别是经学、哲学、文学。章氏在其创立的国学振起社的“广告”中说,国学振起社将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分别是: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胡适认为:“‘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国学的使命是要大家懂得中国过去的文化史,国学的方法是要用历史的眼光来整理一切过去的文化的历史,国学的目的是要做成中国文化史。”[209]吴宓认为:“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210]蔡尚思在其1931年由上海启智书局出版的《中国学术大纲》中认为:“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中国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国学二字范围外。” 这些学者所谈的国学,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