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哲学家中,黑格尔是第一个以系统的方式阐述哲学史的人。他逝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哲学史讲演录》堪称哲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正如文德尔班所指出的:
只有通过黑格尔,哲学史才第一次成为独立的科学,因为他发现了这个本质问题:哲学史既不能阐述各位博学君子的庞杂的见解,也不能阐述对同一对象的不断扩大、不断完善的精心杰作,它只能阐述理性“范畴”连续不断地获得明确的意识并进而达到概念形式的那种有限发展过程。[1]
毋庸讳言,充分肯定黑格尔在哲学史研究中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人们在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时常常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只在《哲学史讲演录》和《精神现象学》中探寻他的哲学史思想。这一点,甚至连文德尔班这样杰出的哲学史家也不能幸免。[2]事实上,在这方面长期遭到忽视的逻辑学才以更深刻、更简要的方式表述了黑格尔的哲学史观念。众所周知,成熟时期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包括以下两部著作:一是初版于1812—1816年的《逻辑学》(研究者称其为《大逻辑》),1831年准备出第二版,但黑格尔刚写就“第二版序言”就去世了。二是初版于1817年的《哲学体系第一部·逻辑学》(研究者称其为《小逻辑》,贺麟先生的中译本直接把它译为《小逻辑》);1827年出第二版,内容比初版增加了一倍;1830年出第三版。与《大逻辑》比较起来,《小逻辑》作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和奠基之作,集中了黑格尔哲学,尤其是逻辑学思想的精粹。
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小逻辑》不仅是黑格尔哲学史研究的经典性的、纲要性的著作,也是他为哲学史发展所提供的最终归宿。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既是哲学理论著作,又是关于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经典著作一样,黑格尔的《小逻辑》也既是哲学理论著作,又是哲学史研究方面的纲要性的著作。本文以历史的、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了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叙述的哲学史观,既肯定了他在这个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又阐明了他的哲学史观必然被超越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