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试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精神教育的缺乏
应试教育通常与素质教育对应,指学校中的教育目标集中于学生考试合格,而不是培养完全人格的全面素质。这里则指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显出功能的不同。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绝大部分学习是为了高考,所“应”的“试”不仅指每学期每学年的考试,而且指平时的学习和每一次考试都为“应”高中毕业后的高考。可以设想家长为什么要为孩子选择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不是自孩子小时就瞄准了考大学的目标吗?而大学毕业生,虽然有部分人选择考研,但考研比例较之考大学低得多,而且往往最后一年才作选择,压力比高考小得多。大一至大三的学习,是在广泛摄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种教育可以称作职业教育——以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在本科之上有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大学的知识层次已经和以前的大中专科相近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将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的转折理解为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一种转折。在这个转折的前后两个阶段,即应试教育和职业教育中都存在人文精神教育被挤压的现象。
一般而言,中小学教育至少在指导思想、课程安排方面考虑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既为培养健全之人,也为这个人能够顺利进入社会,从事某项职业打基础,做预备。到高中阶段分成文理科,虽是应对高考的需要,但也初步分开了不同职业所需的知识和发展方向,带有了职业教育的色彩。由于近些年高等教育长足发展,大学作为实现人的组织社会化的优势起点意义普遍化了。改革开放前的大学属于精英教育,毕业生成为国家干部,上大学是多数人不敢想象的事。现在不同。一方面,大学教育依然成为进入社会的优越起点,有大学文凭,就有谋得较好职业的优势。另一方面,大学招生人数剧增,全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近千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约为75%,有些省市已经超过85%,逼近90%,所占适龄青年比例约为8%。这显然给更多中小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城镇以上和好点的乡村学校几乎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就以培养未来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测试方式,增强考取高一级学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考入较好的学校,得到较高水平较佳效果的教育,进而考取名牌大学,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条龙目标。全国中小学生疲于听课补习、考试辅导,千军万马抢过高考“独木桥”,成为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学生为升学而读书,为考试而考试,主体的培养价值体现于作为客体评估标志的分数,道德和人文精神成为单纯的知识作为获取考分的内容,与主体内在的修养联系不大,其育人功能大大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