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力研究

第三章 如何提升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力02

字体:16+-

《延安,我把你追寻》:“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追寻你,延河丁冬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21]

这类内容文字优美、情节生动,将读者带入逝去精神的追忆,或历史现场人物关系及对话的意境。教师若将内容、寓意、修辞、结构等知识与革命精神结合起来讲授,应能收到相当好的效果。

也有课文节选领袖经典著作如《为人民服务》,点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22]话语权威、庄重,突出革命人物的典型事迹和精神实质,高屋建瓴地将民族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贯通,把革命精神嵌入历史纵深的影像。

此外,涉及五四运动、井冈山、红军长征等内容则在简单的历史叙事中,运用点睛的语言,如“五四运动激发了当时青年学生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五四运动后,很多青年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希望通过革命行动,使国家富强起来”[23];“井冈山的红军生活十分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工农红军坚持革命斗争”[24],提示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