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我宁可不……”:“巴托比政治”的理论内容

字体:16+-

《视差之见》发展了《伊拉克:借来的壶》中“什么都不做”的观点,正式提出了“巴托比政治”。巴托比(Bartleby)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笔下的小说人物。1851年出版的《白鲸记》(Moby-Dick)遭到世人的冷遇,心灰意冷的梅尔维尔改变文风,转向描写更加幽微阴暗的内心世界。1853年,他发表短篇小说《抄写员巴托比:华尔街故事一则》(Bartleby the Scrivener:A Story of Wall-Street)。小说故事梗概如下: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故事讲述者是一位在华尔街经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雇佣巴托比担任法律文件的抄写员。刚开始,巴托比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完美地完成他将交付的工作,就是不爱说话,不离开他的座位。可是,巴托比渐渐地开始拒绝工作。他先是拒绝与同事们合作校对抄写后的文件,拒绝出门跑腿购物,最后连抄写也拒绝了。巴托比对律师任何要求,总是平静而坚定地回答:“我宁可不……”(I would prefer not to…)。他每天只站在墙边盯着窗外。律师被巴托比迷住了,他有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气质,而且律师发现,巴托比甚至连晚上也住在办公室里。律师终于忍不住要求巴托比离开,当然巴托比还是回答:“我宁可不……”拿他没办法的律师困扰不已,几乎要发狂了,只好自己搬家另觅办公室,而巴托比仍然站在那里。办公室房东报警,将巴托比逮捕入狱。律师到监狱中看望巴托比,他依旧拒绝任何事,仅仅站在监狱围墙边,最终巴托比蜷曲着身子死在那里。巴托比死后不久,律师听到关于巴托比的传闻,他曾在华盛顿的“死信处理办公室”(Dead Letter Office)工作。故事在律师的感叹声中结束:“啊!巴托比!啊!人类!”[8]

梅尔维尔这部晦暗的短篇小说在20世纪逐渐受到理论家的重视,多位当代批判理论家曾对这个文本展开解读。德里达在1992年出版的《死亡礼物》(Donnerla Mort)中将巴托比与《旧约圣经》里把独子献祭给上帝的亚伯拉罕(Abraham)进行对比研究。德里达认为他们都有一种“非语言的语言”或“秘密的语言”。亚伯拉罕接到上帝的命令,要他将自己的儿子以撒献祭给上帝,亚伯拉罕没有提出任何问题,而是沉默地逐步执行这件事。德里达认为,亚伯拉罕此时的无言,正如巴托比的“我宁可不……”所呈现的“没有回应的回答”。德里达认为巴托比“这种一再重复的说话方式等于什么都没说,没有承诺,也没有拒绝或接受任何事,这种独特的无意义陈述使人想起一种非语言或秘密语言”[9]。此外,德里达还提出“我宁可不……”这句话像一个未完成的句子,而这种悬而未决形成一种张力:一种不完全的寡言,一种暂时性的寡言,仿佛后面藏有难以辨认的卓见或智慧。我们不知道巴托比到底想要或想说什么,也不知道他不想要或不想说什么,仅仅知道“他宁可不……”[10]。德里达用巴托比的暧昧态度来解释亚伯拉罕献子前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