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

第三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自然主义

字体:16+-

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一直存在一种争论:社会科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方式进行研究?或者说,社会与人类现象是否可以进行“科学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致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极端分化: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的两极对立,其中实证主义与诠释学的对立最为典型。如果说实证主义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传统、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中展现自身,那么诠释学则体现于韦伯传统、现象学、民族学的相关研究中。[28]在反自然主义阵营中,韦伯、哈贝马斯等人曾试图综合实证主义与诠释学,伽达默尔、温奇从人类视域来否定实证主义,但这些做法都未从根本上化解两种传统的两极张力。批判自然主义对于此种张力的消解以及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成为当代社会科学哲学中新的话语形式。

基于科学实在论的观点,采用一种自然主义进路,巴斯卡将自然科学的先验实在论哲学应用于社会科学中,主张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找出社会现象的生成机制及因果关系,同时立足于社会领域的特殊性(specificity)和突现性(emergent properties),考察了社会科学的独特本质,建构了批判自然主义,并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要解决自然科学方法是否可以运用于人类与社会现象的研究的问题。批判自然主义接受了实证主义的“自然主义”观念,即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来研究社会。不过,由于自然与社会研究对象的差异,批判自然主义采取的方法和形式不同于实证主义的自然主义,而是一种有限的(qualified)、批判的(critical)、非还原论的(non-reductionist)自然主义,它认为自然与社会在本体论上具有统一性,只不过社会具有更为复杂的分层、突现特征和结构转化过程,并呈现出对行为的、观念的、时空的多重依赖性。批判自然主义通过对自然主义的维护和重建,并以此为方法论来解决长期困扰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如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结构与行为等一系列二元论问题,目的就是要将社会及社会现象的研究,提升到类似于自然及自然现象的层次上,从而对社会及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研究,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两极化确立一种新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