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哲学发展历程中,作为研究人类活动规律的认识论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认识论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个体,而是扩展至集体和社会,认识论的主题也在“应如何”和“是什么”之间转移,这一现象所凸显的不仅仅是认识论所固有的描述与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也表明认识论随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紧密结合,显现出了认识的自然化与社会化的转向态势,显示出了自然化认识论向社会认识论转向的态势。
一、由个体认识论向社会认识论的转向
近代以来,认识论更多时候表现出个体认识论的特征,普遍认为:个体知识是所有知识的出发点;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内省知识的基础上;无须依赖他人知识就可以对真理的内容和有效性做出判断。由此,认识论的表现方式体现为两个过程:第一,对认识主体所具有的认知资源,如感觉、记忆、推理等做出调查与评价;第二,在分析与评价过后,对认知主体的信念是否可以认定为知识以及知识的局限做出决定。因此,处在这种传统中的认识论经典问题就包括了知识的分析和怀疑,而对知识的分析和怀疑始终是认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对它的研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定位。
其一,古典的知识论。自苏格拉底开始,知识就是一种获得辩护的真实信念。其理论特征为:知识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人们和社会的偏见;知识领域是一种由真理信念长期累积构成的远离意识形态、道德信念等的自为领域;知识绝不等同于主观的信念或意见,它不仅仅体现为信念或意见,更重要的是它是得到辩护的信念。由此,对知识的一种标准理解就是一种客观的方法,它把“真理”、“辩护”、“证明”看成是独立于人与社会的因素。“强化这一需求的传统主张就是增加一个辩护的需求。一个真信念并不是知识,除非它得到了辩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