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科学哲学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自逻辑实证主义诞生,并使科学哲学拥有了独特的学科地位之后,正统的以科学理性为基点的科学哲学传统,随着历史和实践观点的介入,在其内在发展路径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科学哲学的发展所依靠的,是错误的归纳主义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一旦摧毁这些基础,那么,科学哲学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为此,必须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产生科学知识的理性基础和科学认知活动的客观性前提,进行普遍质疑和重新定位。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大陆特征的科学哲学研究路径,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科学哲学的这一转变。开始重申解释和理解在探索真理和有效性的认识论问题中的地位,把科学降低为一种形式上的文化实践。
科学哲学发展中的这些内在动因和外部影响结合在一起,已经显示出了深刻的“解释学转向”的特征,“哲学的解释学转向,是一种实践的转向,主张实践在哲学中的核心性”[1],由此就不可能再把科学知识产生过程中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视为外在因素而置之不理了。解释学转向所带来的解释的普遍性和解释的语境论特征,促使科学哲学已经超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本质区分,开始朝向一种整体科学哲学的方向发展,凸显了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独特之处。正是出于对这一独特之处的考虑,本章详细考察了社会科学哲学欲获得新发展所需的思想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社会科学哲学所形成的五种理论模式及其主要特征,以及凸显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特征的一系列基本观念的演变过程,其目的在于,深刻揭示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论域的情景转换,从而促使社会科学哲学基本理论呈现出新的研究目标与理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