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伦理学卷

麦金泰尔

字体:16+-

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 )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曾在玛丽皇后学院接受教育,后来在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1951年任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之后在英国的利兹大学、埃塞克斯大学、牛津大学工作过。1969年来到美国,像个“漂泊的荷兰人”,在许多大学任职,历任布兰迪斯大学历史思想教授(1969或1970),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72),威尔斯利学院亨利·卢斯讲座教授(Henry Luce Professor)(1980),范德堡大学琼斯教授(W. Alton Jones Professor)(1982),圣母大学哲学教授(1985),范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985),耶鲁大学惠特尼人文中心(Whitney Humanities Center)访问学者(1988),圣母大学麦克马洪-汉克哲学教授(McMahon-Hank Professor)(1989),杜克大学哲学教授(1995—1997);他同时还是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哲学学会的前主席。从2000年到现在,他一直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哲学系的奥布赖恩高级教授(Rev. John A. O'Brien Senior Research Professor)以及伦理学和文化中心的终身高级研究学者。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史和神学等领域他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伦理学领域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倡导复兴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论传统以克服现代道德哲学的危机。他认为,当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来源于规范伦理取代了德性伦理。道德的立场与原则,在现代主体哲学中变成了纯主观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在我们选编的“正义:变化中的德性概念”一文中,他追溯历史,认为这种状况来源于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目的论和德性论的抛弃。他指出,当代罗尔斯与齐诺克之间的道德争论,就是由于缺少了亚里士多德式的德性,丧失了一种“应得赏罚(desert)”的观念,因此,当代道德应该回归到传统意义的德性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