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异化”与“自我异化”明确地区别开来,而这些区分在马克思后来的全部创作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了下来。这种区发虽然出自一个刚刚形成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年轻人,但在他后来的全部创作中却一直保留下来,正是这种创作的顶峰(《资本论》阶段)使我们有可能对他青年时期著作中的创造性因素作出正确的评价。后来,马克思主要是对异化关系,即对人的产品的异化(不仅是人的物质劳动的产物的异化,而且还有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即人所创造的以国家为最高机构的社会机构的异化)感兴趣,从而对客观关系感兴趣。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马克思避开了具有各种形式的自我异化问题,如人同社会,同其他人,同自己的自我相异化。
在马克思于《手稿》中对异化的社会关系的说明中,可以重新发现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时早已见过的那种经典的表述:人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不仅归结为人的采取了物的形态的劳动的对象化,而且除此以外还建立在下述基础上,即人的这种对象化的劳动不依赖于人而存在,并且作为某种对人来说是异己的东西而同人相敌对。这三个因素:(1)客观、对象化的存在;(2)作为不依赖于人的为量的产品的存在;(3)作为敌对力量的产品的存在,就是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特征,它们出现在他的全部理论著作,也包括“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谁也不能把这个概念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基本著作如《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抹掉。
有些人之所以断言马克思在晚期克服了《手稿》的异化概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手稿》的异化概念同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其实,《手稿》的异化概念同人本主义毫无关系。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确是从“人的本性”这个范围取得论据的,但是,马克思是在对社会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谈论异化的。正因为这样,他在自己后来的著作中仍然能够保持异化的概念和理论。当然,后来的一些考虑更加完美和更加成熟。但是它们的基础正是在《手稿》中奠定的:对象化和异化的区别应具有基础意义的异化和自我异化的区别,甚至商品拜物教的萌芽——所有这一切,我们在《手稿》中已经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