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西方哲学卷(上)

德里达

字体:16+-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国著名哲学家,解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埃尔·比雅尔一个犹太人家庭,后来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成为阿尔都塞的朋友,他也访问过卢汶的胡塞尔档案馆,对现象学产生了兴趣。1956—1957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并在哈佛图书馆里阅读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Ulysses)。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时期,他从事法语和英语教学(1957—1959)。1960—1964年,他在巴黎大学教授哲学,成为利科等哲学家的助手。1964年,由于阿尔都塞和伊波利特的推荐,他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得了永久性的教职,直到1984年。1966年,他在美国霍布金斯大学举行的关于结构主义的国际讨论会上,以与会论文“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在讨论会上,他遇到了拉康和保尔·德曼,后者对他以后的学术生涯有重要影响。1967年,他出版了《书写与差异》、《声音与现象》、《文字学》三部著作;1972年又出版了《撒播》、《哲学的边缘》、《立场》三部著作;1974年出版了《丧钟》;1978年出版了《马刺:尼采的风格》和《绘画的真实》;1980年出版了《明信片:从苏格拉底到弗洛伊德》。1986年,德里达成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人文教授,也成为耶鲁大学、霍布金斯大学、纽约大学等大学的访问学者。1992年,他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他从法兰克福大学接受了阿多诺奖。2004年,他因癌症病逝于巴黎的医院中。

本书选编的“符号学与文字学”一文是法国著名学者朱丽叶·克莉斯蒂娃采访德里达的谈话录。在这篇文章中,德里达从对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分析着手,探讨了他自己创立的文字学与符号学之间的差异,并对“延异”(différance)概念的含义作出了详尽的论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延异”是德里达生造的法语词,一个与之类似的法语词乃是“差异”(différence)——二者发音相同,但是意思却不同。德里达生造前面这个单词,就是为了凸显这样一个事实:书写和听说并不是一回事情,语音中心主义赋予“听”的那种意义优先性必须加以颠覆。通过这个概念,他同样还强调了意义把握的延迟效应:一个语词的意义把握必须等待其他语词的依次入场才能够变得逐渐可能——因此,一个特定语词自身的出场和其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出现,并不会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