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我在上一次会议上介绍的镜子-阶段的概念,在法国学派中多少已经得到确立;不过我认为值得再一次引起你们的注意,尤其是今天,因为它阐明了我们在精神分析中所体验的“我”的构成。[2]这是一个引导我们反对直接来自“我思”(Cogito)的任何哲学的体验。
你们有些人也许还记得,我们是以人类行为的一个特征开始的,这种特征由一个比较心理学的事实说明。人的童年,有一段时间(尽管很短),虽然在工具性智能上不如黑猩猩,却已经能够认出诸如他自己在镜子中的映像一类的东西。这种识别在《阿哈,真奇妙》(Aha-Erlebnis)的启示性模仿中显示出来,柯勒(K?hler)把它看做情景领悟(situational apperception)的表达,智力行为的一种基本的环节。
这种行为远远没有穷尽,正如同黑猩猩的情形一样;一旦镜像被掌握而且被发现是空的,孩童的这种行为马上产生一系列动作上的反响;在这些动作中,他顽皮地体验着镜像的虚运动与被反射的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虚拟的情结(virtual complex)与它复制的现实的关系,包括孩子自己的身体,外貌或者甚至与他附近的事物。
我们自从鲍德温(Baldwin)时代就知道,这样的事情从6个月的时候开始就可以发生,而且它的重复常常迫使我们思考乳婴在镜子前面的惊人的情景。由于尚不会行走甚至站立,他被狭窄地限制在某种支撑物中,这可以是人或者人造物(在法国,我们称之为娃娃走椅),可是,他却能愉快地蹬动双腿翻越他支撑物的障碍,保持前倾姿势,从而使瞬间模样的镜像保持在他的凝视中。
对于我们,这种行为将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一直保留到18个月。该意义揭示了一个力比多的活力(libidinal dynamism),这不仅是个一直留到现在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人类世界的本体论结构。这个本体论结构与我们对偏执狂知识的反思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