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我们永远处在生活世界中。我们一般不会把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普遍的课题来加以专门研究。我们知道,在这个境域中生活,总有着这样那样的目标,不管它是短暂易变的,还是始终如一的。一个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的终生志愿或是通过我们自己的选择,或是通过我们所受过的教育形成的。一旦有了固定的目标,我们就构造了一个规定边际的“世界”境域。从事一项职业的人往往对本职业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视其职业界为世界,为其自己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即以此区分什么对他所生存的那个“世界”来说是“真实的”(相对于他的目标来说正确的和真的),什么是不真实的(不正确的,错误的,假的)。
我们整个的生活活动和工作世界显然都处于那生活世界意义上的总体的存在界中,我们在个别的活动和工作中的真假问题是以那更为宽广的,乃至最宽广的生存范围内的存在与否、正确与否的问题为前提的。然而对这个问题人们往往不感兴趣,尽管我们不时根据需要结合更宽广范围内的存在问题来考虑特殊的兴趣。如果我们(在所“建立”的最高目标的支配下)只对特殊的世界进行研究,那么我们就没有对生活世界作专题研究,只要这种情况不改变,我们的研究领域还只是我们的特殊的世界。在此,那个起支配作用的目标也许最终是一个群体的目标,个人一生的投入完成了群体任务的一部分(如果在此谈得上部分的话),个人的工作融合在集体的工作中,以至于每个人都参与了集体的工作。
科学家的以职业目标为指导的生活,以及通过研究者的合作和继承所形成的作为工作境域“世界”,显然符合上面所说的基本特征。但是,这里也有它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性。科学界的一切成就,以及它们在其特殊的共同体中的存有意义(对于这个共同体的一切成员来讲是实在的和真的存有,还是不实在的和假的存有),不仅构成了存有模式上的多样性和休戚相关性,而且,这些特殊的工作(这些特殊的科学成果)成为高层次上的工作的前提和基石,在其必然性和无限的展开中使得一切科学的工作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理论的体系(在理念化了的教科书中的学说)。科学的世界,科学家的存有境域,有着这样的特征:个人的工作汇入无限成长的整体的工作中,通过科学家的代代相继地加砖添瓦,科学的大厦不断增高。理论的体系在此是被确立的谓词性的真理学说。它们在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中,形成连贯通一的基架,形成对于那个“领域”而言的理论的真—存有。这也就是说,在归根到底大家都赞同的最高理想目的的支配下,去建立一种无条件的真的存有(一种通过永远不断的努力去实现的理念)。在由陈述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中,“在真理的存有”是在其理论意义上互相能取得一致的表达式,是它的领域和它的存有者的理念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