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法国著名哲学家。他出生于法国西南海岸罗什福尔的一个天主教家庭,1926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结识了列维斯特劳斯、萨特、波伏娃等同学,1929年在巴黎大学聆听了胡塞尔的讲座“笛卡尔的沉思”,深受触动;1930年获得教师资格,1933—1934年开始研究“知觉”问题,1935—1939年在巴黎高师担任辅导员,参加了俄裔学者亚历山大·科耶夫(A.Kojeve)开设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读”讲座,也到比利时卢汶大学查阅了胡塞尔档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法国地下抵抗组织,1942年出版了《行为的结构》;战后,他于1945年出版了《知觉现象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先后担任里昂大学哲学教授和巴黎大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并与萨特、雷蒙·阿隆等一起创办了《现代》杂志,1947年出版了《人道主义与恐怖》;20世纪50年代初因对朝鲜战争的不同观点而与萨特决裂,离开了《现代》杂志,1952年开始主持法兰西学院讲座,1953年出版了《哲学的赞词》,1955年出版了《辩证法的历险》,1960年出版了《符号》和《眼与心》,1961年病逝于工作台旁,桌上放着未完成的手稿,该手稿于1964年以《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书名出版。
本书选编的“知觉现象学”一文译自1945年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的梅洛庞蒂的同名著作的前言部分。这篇文章简要地回顾了现象学研究的进程及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作者为何要开启知觉现象学的研究以及这一研究的重大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看,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乃是对于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的某种发展。梅洛庞蒂本人是熟读胡塞尔著作的。在一般人看来,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核心命意,在于强调“意向活动”(Noesis)和“意向对象”(Noema)之间关系的原初性,而他的哲学,也正是以这种关系为基础来构建意识大厦的。可通过对于胡塞尔嗣后手稿的阅读,梅洛庞蒂却进一步发现,晚期胡塞尔越来越对某些无法被还原为上述关系的更为原初的现象体验感兴趣。这些体验有些和身—心关系相关,有些和主观时间体验相关,并使得意识体验成为了这些体验之上的某种二阶构造。这最终启发梅洛庞蒂发现了一个比意识现象更为基本的现象层面:知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