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克里普克(Saul Aaron Kripke,1940—),美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等,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后升任麦科什讲座哲学教授。他是模态逻辑语义学的创始人和因果—历史指称论的首倡者之一。著有《命名与必然性》(1972)等。其解释维特根斯坦的著作《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有语言》(1982)也在学界负有盛名。
本书选编的“命名与必然性”一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自于弗雷格时代传下的一个经典难题,即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之类的同一性陈述。这类陈述就其逻辑形式而言不是重言式,但却貌似具有某种类似于重言式的恒真性。对此,弗雷格的解释是,表达式“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乃是同一个对象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因此,通过和同一个对象的联系,这两个含义表达式就能够建立起一种间接性的同一关系。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则给出了对于同一问题的另一种解答。在他看来,“亚里士多德”这个专名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主语,而需要被分析为一个不满足的命题函项,如“……是亚历山大大帝老师的人”。这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是亚历山大大帝老师的人,就是亚里士多德。这样一来,原来的那句话的主语和谓述之间的表述差别就被取消了,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关系自然也就被建立起来了。
克里普克很不满意上述处理方式。他邀请我们思考这样一类例子:倘若亚里士多德没有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还是亚里士多德吗?或用一个他在文中所举的例子:倘若哥德尔没有发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如说,他剽窃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的科研成果,然后说这是自己的心血),那么哥德尔还是哥德尔吗?按照不少人的直觉,似乎可以这么断定:即使在这些设想的场景中,亚里士多德应当还是亚里士多德,哥德尔应当还是哥德尔。从深层次看,支持这种直觉的似乎是一种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观:一个个体的很多属性(比如作出了什么科研成果,或成为了某个大人物的老师,等等)都是偶然附着在这个个体之上的,无论该个体是否具有这些属性,个体自身的同一性是不会受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