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刘易斯(David Kellogg Lewis,1941—2001),美国哲学家,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同时和澳大利亚哲学界保持着密切联系。涉及的哲学领域有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哲学逻辑。因其“模态实在论”的观点而在学界闻名。主要著作有:《约定:一项哲学研究》(1969)、《语义分析:献给康格五十大寿的论文集》(1974)、《反事实条件》(1973)、《世界之复多性》(1986)、《类之部分》(1991)。
本书选编的“论可能世界”一文即来自于其名著《世界之复多性》,该选文集中体现了这种模态实在论的观点。所谓模态实在论,即指对于模态逻辑所言及的模态算子“可能性”所作的一种实在论承诺——或说得更显白一点,即认定哲学家平时所说的“可能世界”乃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这个观点看上去显然是有点极端的。我们在前一篇选文中已经看到,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虽然使用了“可能世界”这个概念,但是他并没有留出太多篇幅正面说明“可能世界”是什么。这就留给了读者这样一种印象:这指的恐怕就是一种和反事实条件句或者虚拟语态的使用密切相关的语言用法而已,甚至就是一种设想反事实境况的心理能力。换言之,当我用虚拟语态说什么“倘若奥巴马没有连任的话,他就会投身于慈善事业”的时候,我未必严肃地承认,在现实世界之外,真的存在着这么一个可能世界:在其中奥巴马连任失败,并投身慈善事业。
而刘易斯却恰恰认定这样的一个可能世界是实在的!为何他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想法呢?
他提出的用以支持这种想法的理由倒也算简朴:这种想法能够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比较多的便利,如在集合论和逻辑学的研究中带来非常丰富的成果——而这些成果的丰富性,也足以使得我们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去直面对于可能世界之本体论承诺所带来的哲学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