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1887—1968),原名嘉森,字士林,笔名君房,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人。近现代学者,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
张君劢早年入上海广方言馆学习西学,1902年中宝山县秀才。后曾入上海震旦学院从马相伯读西方历史和哲学,1906年由宝山县公费派送日本留学,回国后被授翰林院庶吉士。辛亥革命后曾任宝山县议会议长,组织“民主党”。1913年入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回国后曾任上海《时务新报》总编、北洋政府的官员。1918年起游学欧洲三年,广泛涉猎西方的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1932年与张东荪一起召集“国家社会党”筹建会,创办《再生》杂志。1934年任国社党中央总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后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常委、民社党主席等职。曾历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上海国立自治学院、民族文化学院院长。1949年经澳门去印度,1951年开始寓居美国。
张君劢一生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思想上倾向于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又糅合柏格森的生命哲学。1923年在清华大学发表关于“人生观”的讲演,由此引发学界的“科玄论战”,是当时玄学派和“东方精神文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梁漱溟、熊十力等积极倡导儒学的现代发展,主张超出一切门户之见,在新的世界潮流中实现儒学复兴。
张君劢的主要著作有:《人生观之论战》、《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西印哲学文集》、《新儒家哲学发展史》等。这里选其“人生观”一文,以反映“科玄论战”中“玄学派”的代表观点。
“人生观论战”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思想文化上探寻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的一次思想大讨论。这次文化讨论的核心是:中国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有助于国家富强。张君劢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提倡科学与民主走向反传统,并对“一战”爆发的后果进行了反思。1923年2月,北大教授张君劢在清华作题为“人生观”的讲演,承袭“一战”以后渐渐崛起的“东方文化派”对科学与理性的批判,提出人生观的特质是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所以无论科学如何发展,对人生观问题也只能徒唤奈何。不意却引起地质学家丁文江的极大反感,旋即撰文《玄学与科学》予以批驳。张丁两人往复辩难,梁启超、张东荪、林宰平、胡适、王星拱、吴稚晖等名流纷纷发表文章,争相参战。论战的一方是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所谓“科学派”,另一方是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所谓“玄学派”。腾蛟起凤,俊采星驰,一时成为思想学术界的热点。张君劢主张珍视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人文智慧来解决中国人的人生问题,即以玄学来支配人生。他把人生观定义为“我对于我以外之物与人,常有所观察也,主张也,希望也,要求也,是之谓人生观”,将之与科学对立起来。张君劢认为,人生观问题主要有精神与物质、男女之爱、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等内容。他倡导自由意志的人生观。他说:“文化转移之枢纽,不外乎人生观”,这显然是片面夸大了自由意志的人生观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生观决定社会的变动,而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意志自由论。当然,他坚持这种意志主义立场在于为意向活动在精神生活中争得一席之地,维持人的道德自主性,唤起人们对道德价值给予足够重视。这场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影响广泛而深刻,对后世以至当今思想生活都不无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