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早年受梁启超、严复思想的影响较大。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几经辗转,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其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曾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以后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突发心脏病去世。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在哲学上,胡适信奉进化论、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虽然没有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但却不遗余力地宣传和实行这些世界观,在当时的学术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的编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等。这里选录其中的“新思潮的意义”、“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于1919年12月发表于《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是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文章之一。194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形成了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大家都把《新青年》作为思想阵地。但新青年同仁中,分为激进与温和两派,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辩论。陈独秀6月被捕,9月出狱,其间《新青年》停顿。在出狱以后,陈独秀的思想更为激进,更加关注现实的政治问题,希望重整旗鼓、团结奋斗。而胡适仍然坚持以思想文艺为主的方向,这便是胡适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的重要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