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马克思历史观与资本逻辑批判的内在关联与时代演进,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大学术景观。之所以如此,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回应重大时代问题挑战、理论返本开新的需要。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西方学者欢呼“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灰飞烟灭”,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当代性和在场意义,就必然成为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的重大时代挑战。而中国崛起和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举世瞩目的成功,需要从马克思当年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高度加以阐释。如何认识当代资本创新资本创新逻辑,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如何说明中国道路中国道路,说到底需要科学看待资本的历史地位和人类的世界历史道路。而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进一步使一度被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是“灰飞烟灭”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重新出场甚至被热捧[1],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2]、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3]、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重读〈资本论〉》[4]都将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重新与后资本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历史观深度关联起来加以考察。学界关注焦点重新回到资本批判与当代历史走向的关联,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理论高度。时代反思促使学界重新研究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与历史观的原初语境与本真意义,进而能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两极相通,返本开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最前沿的创新发展都越来越深度地依赖对马克思主义原初语境的理解这一前提。研究的最新前沿越是向前拓展,越需要对最初源头有更深刻的理解。要科学阐释当代资本创新资本创新逻辑如何改变了世界历史场域,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当年马克思如何看待和批判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逻辑。如何看待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与马克思历史观一脉相承并有本土创新,其前提依然是对当年马克思思想的正确阐释。而不断回到原初状态,重新理解并重新出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逻辑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