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破除学科壁垒:建立“反思的问题学”

字体:16+-

破除学科壁垒、推进学科融合与研究视域的统一,涉及以下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打破什么,即产生学科壁垒的根源是什么?第二,如何打破,通过何种根本途径来打破?

破除学科壁垒,必须准确地把握其认识论、制度因素和路径依赖三个根源。

第一,学科壁垒的重大认识论根源,就是“片面成像”的想象,进而形成“重分轻合”或“只分不合”的视域偏向。学科首先是一种学术领域的知识分类,原本是按照科学研究对象的根本性质和内在关联,将若干知识关联起来的知识系统。学科作为知识分工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工具,目的是为了更深入、更系统地把握整体对象。分工的学科是为了统一,形成“无影灯效应”:无影灯之所以无影,是因为其光源来自于各异的角度。分门别类、角度各异的“光源”——学科视域,只有在综合统一中才能产生“无影灯”效应,使对象达到“整体澄明”。而“分类研究学科化”一旦形成,就自然有了“学科意识”,即学术研究总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分类归属,形成各种学科的划界,梦想以学科独立视域、概念和话语穿越对象,从而达到“片面成像”,即单独使对象的特殊本质与特殊规律澄明显现的效果。“学科视域”本能地将学科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则本体,这是一种“前理解视域”的形而上学。其实,如果“光源”彼此分裂,即使我们达到了“深刻的片面”和“片面的深刻”,由于学科壁垒也永远不可能达到使马克思新世界观“整体澄明”的目的。

第二,学科壁垒的制度根源,就是学科制度强化了“壁垒效应”。学科还是一种知识的社会建制。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制度,凝聚了学科队伍,积累了学科资源,培养了学科人才,建设了理论阵地,出版了学科成果,对稳步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起到了积极、关键的制度保障作用。但是,学科制度使学科有了制度性利益和利益相关者,学科内外的制度性利益差异形成了“俱乐部效应”,使学科成为一个“独立制度壁垒”,进而产生“壁垒效应”即学科之间建制分割的效应。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学科建设中转换成为一个个相互平行、相对独立、互不隶属的学科领域。学科建设不断强化这一趋势,因此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各说各话”和“自说自话”的封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