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中编

字体:16+-

第四章 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其最初的立足点无疑是西方社会。马克思力图通过解剖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历史上最发达、最复杂的社会组织,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马克思并不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其研究视野没有局限于西方社会。“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认识社会同样如此。通过资本主义社会“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而且“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古代的和东方的经济”[1]。所以,到了19世纪50年代,当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后,便把研究视野转向东方社会,开始剖析东方社会的社会结构,探讨东方社会的未来发展道路,并在改造资产阶级“东方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在20世纪重新放射出迷人的光辉,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一、东方社会的社会结构

在一般意义上,东方社会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概念,指处于地球东半球的亚洲国家和传统的斯拉夫国家;二是经济政治概念,指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民族或国家,以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应。马克思通常从经济、政治的角度界定东方社会。由于东方社会土地公有制的典型在亚洲的印度和中国,所以,马克思又称东方社会为“亚洲式”“亚细亚式”的社会,并认为中国是东方社会的“活的化石”,体现着“一切东方运动的共同特征”[2];由于俄国在地理上向欧洲伸展,其斯拉夫文化又具有欧洲渊源,所以,马克思有时称俄国为“半东方”“半亚细亚”国家,但马克思更多地是从经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俄国,认为俄国在经济政治发展阶段上属于东方国家,一般将俄国归为东方社会。因此,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涉及“东方社会”时,大都以中国、印度、俄国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