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引论

第三节 发生现象学的研究状况

字体:16+-

尽管关于发生现象学的研究对于整体地理解和把握胡塞尔思想的本质形态和最终的哲学旨归至关重要,但是,它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总体研究中所占份额较小。这不仅缘于这一问题域本身的复杂性关联,还在于胡塞尔本人未能充分阐明发生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未能足够清晰地揭示发生现象学的问题域的维度和层次结构。本书着重讨论胡塞尔后期思想中的“被动发生”(passive Genesis)问题,借以澄清其先验现象学观念论的本质形态。与之相关,我们需要预先讨论这样两个问题:(1)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的关系问题;(2)发生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问题。由于对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关系问题的探讨必然会展现发生现象学观念和方法问题的探讨方向,因此,我们主要就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的关系问题和“被动发生”问题这两个方面谈一谈国内外发生现象学的研究状况。

首先,就国内研究而言,最早触及发生现象学问题的是罗克汀先生[1],稍后有倪梁康、张祥龙和汪文圣等先生。[2]2004年以后,国内学者关于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探讨渐趋系统和深入。专著方面有方向红的《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朱刚的《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和王恒的《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用较大篇幅讨论了发生问题,尤其可参见该书第一部分“生成与差异”。但是,该书是在胡塞尔与德里达的争论中给出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的观点的,没有正面对发生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进行系统的阐释和论证。《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从德里达与胡塞尔的论争中凸显出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起源”观念。《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第一章第四节“时间意识:被动综合与反思”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胡塞尔的“被动发生”问题。此外,王庆丰的《德里达发生现象学研究》和钱捷的《超绝发生学原理(第一卷)》,也从不同侧面触及了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