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认为,“辩证法的极度痛苦是被上升为一个概念后的[经验]世界的极度痛苦”(Its agony is the world’s agony raised to a concept)[1]。多质化的“经验世界”在传统的理性哲学中最终被缩减为“一个概念”,这本身就表明了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问题——传统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高估了理性的能力,助长了抽象理性在对待现实经验世界时的傲慢态度,形成了抽象的理性主体对客体的概念上的构建(我们将在下文中称之为“主观构造”[2]),产生了强制的“同一性”逻辑,掩盖了客体的真实状态,也使主体自身陷入了迷途,为自身所产生的虚假状态所统治。阿多诺认为,“否定的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在思维方式上重新审视概念和概念所表达之物的关系,打破这种“自负”的态度,正确定位和理解辩证法的起点概念。在下文中,我们将把阿多诺所批判的这种“主观构造”的思维方式加以适度发挥,进一步明了其对传统哲学的剖析和批判。
一、古代神话和哲学中的主观构造思维模式
在讨论古代文化时,我们有必要首先讨论阿多诺对待“启蒙”的定位。在西方的传统语境中,启蒙(the Enlightment)意味着用“理性之光”照亮黑暗、**除迷信,意味着一个人类文明开化的特定时代。相比较之下,阿多诺对“启蒙”有着复杂的、近乎矛盾的态度。在他的定位中,“启蒙”至少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为一种社会阶段的启蒙运动,主要指涉17—18世纪欧洲兴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作为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二是在更广义的层面上使用,它指涉作为思维功能的理性的启蒙性。实际上,阿多诺对“启蒙”的态度是在这两个层面“意义混淆”的角度上使用的。为了把“同一性”思维方式批判坚持到底,阿多诺把启蒙理解为“思想的技术化”,“从柏拉图到语义学家的整个被认可的哲学传统都厌恶表现。这一事实符合一切启蒙的特性:惩罚不守纪律的姿态,直至纳入逻辑之中。这是物化意识的一种防卫机制”[3]。与此同时,在阿多诺看来,启蒙又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不间断行为,而问题正发生在这种不间断行为中。